燕山大学王春城教授受邀为管理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4-09-30 浏览: 10 次
9月20日,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王春城教授受邀为管理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供给视角的现实与学理聚焦》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以及研究生60余人参会交流。报告会由管理学院副院长邵祥东主持。
王春城教授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多维度策略,强调依据党的二十大政策部署,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农业强国。他通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比如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科技装备提升及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指出这些成就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他引用叶敬忠教授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面临的九个问题及基层干部面临的七个困惑,比如教育压力、就业机会、污水排放及政策执行等难题,为理解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挑战提供了创新性视角。最后,他从现代化视角下剖析了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乡村振兴对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多项重点任务,并强调了县域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凝练了乡村振兴政策研究的团队建设思路,认为应通过科研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王春城教授做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与王春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认为本次报告会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师生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王春城教授还就参会师生关注的学术论文发表给出了清晰明确的回答。他认为,论文选题应聚焦新颖且具研究张力的议题,兼顾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具体内容构建需要贯通微观细节、中观案例与宏观理论,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框架。在技术上,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演绎相结合,从政策实施、社会治理、经济效应等视角切入,确保逻辑链条清晰、论据充分,构建宏观指导微观、微观反馈宏观的闭合回路,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邵祥东副院长对王春城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面临高质量成果产出难度大、政策调节边界模糊等挑战,需要精准把握政策功能与价值,融入现代化公共管理研究变量。基层干部面临的困惑具体而真实,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指引。参会师生应勇于担当,深入田野,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探索乡村振兴的复杂路径,同时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政策设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学术报告会现场
王春城教授的个人学术简历: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海事局、国家民委等政府部门委托课题50余项,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农村观察》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出版《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等学术专著3部,获河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部门采纳的资政报告30余篇。现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等学术职务。先后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燕山大学“燕山学者”拔尖人才等支持计划。
图文│翟晓雪 刘紫晴
排版│翟晓雪 刘紫晴
一审一校│李森
二审二校│邵祥东
三审三校│赵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