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组织理论
作者: 来源: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18-11-08 浏览: 10 次
官僚组织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20世纪早期提出并发展的一种权威结构理论,并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组织活动。这是一种体现劳动分工原则的,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规则与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
中文名称:官僚组织理论
外文名称:Bureaucratic Ideal Type
内容归属:组织管理
应用领域:管理活动
马克斯·韦伯的理想官僚行政组织包括:
(一)劳动分工。工作应当分解成简单的例行任务。
(二)职权等级。公职和职位应当按登记来组织。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三)正式的选拔。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是依据经过培训、教育或者正式考试取得的技术资格选拔的。
(四)正式的规则和制度。为了确保一贯性和全体雇员的活动,管理者必须倚重正式的组织规则。
(五)非人格性。规则和控制的实施具有一致性,避免参杂个性和雇员的个人偏好。
(六)职业定向。管理者是职业化的官员而不是他所管理单位的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工资并在组织中追求职业生涯的成就。
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韦伯从事实出发,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他认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性行为。这些规则对于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他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
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现在我们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行政组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进程,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自出现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虽然不是管理思想的全新开创,知识社会实践的理论总结,但我们在重温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之时,不是为了赞美他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而是认同其思想对现代组织行为的现实指导意义。
[1]周三多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春利、李大伟. 管理学基础.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周秀淦、宋亚非.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三版).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